- A+
早教方法 心灵养料
孩子要有善良之德
曾经在路上听到这样的话:“别人打你,你也打他,打不过就咬。”“咱们宁可赔钱,也不能吃亏。”这是现在很多家长在教育小孩子时经常说的话。我们不难看到,很多家长在孩子受了一点委屈之后,立即气势汹汹地带着孩子向别人要说法,而且往往是听了自己孩子的一面之词之后。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
年幼时,我是一个非常调皮、爱打架的孩子。打架的结果不是胜就是负,如果遇到比我小的,自然被我打败,当我兴高采烈回到家时,被打败的孩子会在家长的带领下,哭哭啼啼地找到我家讨说法,母亲只好当着他们的面把我打一顿,让对方寻得平衡而归;如果遇到比我大的,自然是我被打败,当我哭哭啼啼回到家时,也期望母亲带着我,去那个大孩子家讨说法,可母亲非但没去,还把我打了一顿。我困惑不解,打了别人回来挨打,被别人打了怎么也要挨打呀?母亲一边给我擦眼泪一边说:“孩子,妈就是要告诉你,不要和别人打架,要对人和气……”
母亲说了很多,综合起来就是:人要善良,要与人为善。此后,我就是秉承母亲的教导,无论在部队在地方,无论在家乡在异乡,我都与人为善,由此赢得了一大帮朋友。
可生活中,很多家长却往往会给孩子灌输“社会如何尔虞我诈”、“人与人之间如何勾心斗角”等。家长的本意是“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别上当”。可是,这种教育把握不好尺度,在家长偏颇甚至错误的引导下,孩子心中善良的成分会越来越少。在家长看来,“从小不吃亏”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人善被人欺”的思想,让他们不愿意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他们给了孩子漂亮的衣裳,美味的食物,但是却忘了给孩子善良。善良似乎是一个早就过了时的字眼。在生存竞争中,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利益原则似乎早已代替了道德原则。
然而人们还是喜欢善良、欢迎善良、向往善良的。有善良才有幸福,有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与人相处。
有这么一句话:“因为慈悲,所以懂得。”其实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拥有一颗平和善良的心,并以此善待社会、善待他人并不是一件多么复杂和困难的事。给迷途者指条路,向落难者伸出一只手,用会心的笑祝贺友人的成功,用真诚的话鼓励失落的同事等等,这种看似轻而易举的行动,其实并不仅仅只是一种朴素的善良,而是用善良浸润后的灵魂折射出来的人格的光辉,是一种经过善良沐浴后而散发出来的平和心态。
善良教育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接人待物习惯,对孩子今后形成以善为本的人生观,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早教方法,心灵养料——孩子要有善良之德,人们喜欢善良、欢迎善良、向往善良的。有善良才有幸福,有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与人相处。
目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