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提防孩子产生自毁倾向——自杀的心理规律

  • A+

家长教育 

提防孩子产生自毁倾向——自杀的心理规律 

自杀比我们想象的更容易发生。父母平时就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生死观教育,培养孩子坚强的个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且学会处理孩子的心理危机。 

家庭教育启示

现在的社会,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可是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却没有相应提高。一个可怕的事实是:教育专家发现,自杀已成为未成年人的第一死因,尤其是近几年,青少年自杀有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有一个女孩上初二,是班里的学习委员。老师对她说:“你是学习委员,要把咱班的学习搞上去。”

她对老师的话很重视,每天给同学补课,考试前全班数她最忙。可是他们班学习成绩还是上不去。于是她就开始焦虑,在日记中写道:“如果下一次考试成绩还上不去,我就要采取最后一个措施了(自杀)。”

这件事老师和同学们都不知道。她跟妈妈很亲,就告诉了妈妈:“妈妈我告诉你,我不想活了。”可是妈妈不明白孩子有心理问题,就斥责她:“胡说八道什么呢,咱们家条件这么好,你爸妈都是知识分子,有个三居室,你又是学习委员。你胡说什么?!”她就没再言语。

有一天吃饭的时候,她又跟妈妈说:“妈妈,我真的不想活了。”妈妈说:“你怎么又来了,别乱讲话!”第三次她又说:“妈妈,我前两次说的都是真的,我真的不想活了。”妈妈就很生气:“你这孩子真不像话,净胡说八道!”没想到她把碗筷摇下,爬到八楼就跳下去了。

父母可能很难理解青少年的这种极端行为。他们会觉得:孩子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比自己年轻时要好得多,自己那时都没产生自杀的念头,今天的孩子为什么会如此悲观呢?

而自杀定律告诉我们:一个人采取自杀行为,往往和他的物质生活水平不相关。自杀行为是人类对外界环境极端不适应的一种表现,遭受挫折是自杀的直接诱因,而个体心理素质的优劣则是自杀的决定因素。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挫折。在面对挫折的时.候,有的人承受能力强,能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积极进取;而有的人遇到一点挫折就萎靡不振、痛苦万分、寻死觅活。后者心理承受力相对较差,这样的人遭受挫折如果既不能克服又无法逃避,就可能把攻击性行为指向自身。当这种倾向很强烈时,就会导致自杀行为。

那么,父母该怎样避免这种人间悲剧的发生呢?这就需要父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密切注意孩子的情绪动向,及时发现不良苗头,防患于未然。

首先,父母平时就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统计数据表明,有15%-20%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不健康不一定造成心理疾病,但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有的父母把心理问题、是非问题、道德问题混为一谈,是错误的。父母要把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上日程,注意培养孩子抗挫折的心理素质,不溺爱孩子,多鼓励孩子,使孩子拥有积极的心态和坚强的个性。

父母还要学会进行危机干预。有的孩子会因为一时苦闷或瞬间冲动,产生自杀念头,但他们的这种念头往往没有成人因“价值观破灭”而自杀那样坚决,只要父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适当的开导,孩子就很容易走出心理误区。从遭受挫折、产生绝望到出现自杀行为,一般有个时间的过程,也就是自杀的“潜伏期”。这期间孩子可能表现出轻微的焦虑,交往障碍,平常比较活跃却忽然变闷了。这些反常的现象需要引起父母的注意,然后父母要及时带孩子做心理咨询,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宣泄内心的痛苦。

此外,父母还要重视对孩子进行生死观的教育。孩子在整个成长过程中,生老病死都是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孩子在现实中碰到子的所有问题都应该得到科学、认真的解答。可是我们的教育却总是的回避死亡这个问题。比如,奶奶去世了,父母就告诉孩子,奶奶感“睡着”了;亲友突遭变故死亡,父母就对孩子说,他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等等。专家认为,这种做法是对“死亡观”的最大误导。企图自杀的青少年往往对死亡的概念比较模糊,部分人甚至认为死亡是可逆的、暂时的。有的孩子不知道,也从没想过死亡对自己和亲人意味着什么。这些都表明生死观的教育是多么重要。 

0318_(29).

家庭教育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家通过对自杀的研究,发现自杀行为有这样的心理规律:一个人越是受到生存的威胁,就越不容易自杀;一个人跟同类的可比度越小,也越不容易自杀。

社会学家通过调查发现: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家破人亡者和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挨饿者中很少有人自杀;1918年至1919年在欧洲广泛蔓延的瘟疫期间,死去了3000万人,却没有一例自杀的报道。相反在和平时期,在比较发达的国家,如日本、美国,自杀率却多年居高不下。

这些现象说明,自杀在更大程度上,不是缘于绝对条件好坏,而是缘于相对条件的好坏,也就是说,自杀是和他人的对比导致的。


weinxin
我的微信
关注我了解更多内容

发表评论

目前评论: